<small id="sesmi"><li id="sesmi"></li></small>
  • <td id="sesmi"><li id="sesmi"></li></td><small id="sesmi"></small>
  • <td id="sesmi"><td id="sesmi"></td></td>
  • <small id="sesmi"><button id="sesmi"></button></small><td id="sesmi"><li id="sesmi"></li></td><td id="sesmi"><td id="sesmi"></td></td>
  • <td id="sesmi"><button id="sesmi"></button></td>
  • <td id="sesmi"><td id="sesmi"></td></td>
  • <td id="sesmi"></td> <td id="sesmi"></td>
  • <td id="sesmi"><td id="sesmi"></td></td>
  • <td id="sesmi"><li id="sesmi"></li></td>
  • 首頁>檢索頁>當前

    勞動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發布時間:2022-07-17 作者:李浩英 來源:中國教育報

    從兒童大腦發育的角度來說,勞動尤其是家務勞動是讓孩子變得更聰明的必需的教育手段。腦科學研究已經證明了勞動可以促進大腦的發展,人的身體凡是會動的地方,包括舌頭、下巴、嘴唇、手、腳、胳膊、腿等都在大腦運動皮質區有相應的連接和顯現。

    科學家為了測試腦神經的生長,曾經用小猴子做實驗證實,五根手指的運動都在大腦中分別有相對應的指揮區域。如果其中一根手指缺失了長期不用,指揮這根手指的腦區就會被其他手指的主管區域所瓜分直至消失。這個實驗也再次驗證了:大腦神經需要更多的外部刺激才得以生長。換而言之,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得不到自己動手的機會,總是被大人包辦代替,這個孩子大腦運動皮層的相應區域就得不到應有的刺激,他的大腦發育就會受到不良影響。

    反思這個實驗的結論,我們不難看到在生活中讓孩子自理和勞動的重要性。在我腦海中涌現出兩個不同畫面的強烈對比。一個畫面是:一個小朋友像個小木偶一樣坐在餐椅上,伸著小脖子等著媽媽或奶奶喂飯(據不完全統計隔代喂飯的比例更大)。我們試想一下,那些經常被喂飯、被穿衣、被系鞋帶的孩子,他們大腦運動皮層的相應區域是被激活還是被閑置呢?閑置一天還好,如果閑置多日,這些相應區域的大腦神經元就會因得不到外界被使用信號的反饋,而無法生長出新的突觸,不會和其他相鄰的神經元發生連接。同時大腦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個總是被閑置的孤立的細胞因得不到充足的養料和氧氣,就會被修剪掉。這也是典型的用進廢退原理的寫照。

    另一個畫面是某年春節一個家庭廚房里的場景:9歲的哥哥右手拿著菜刀,左手輕松地把火腿腸按在案板上,極度認真地一下一下切著。一會兒均勻細致的小方形火腿腸就整整齊齊到盤子里聚會了。隨后,一小撮鮮艷的胡蘿卜丁和細碎的蔥花等輔料也裝盤。妹妹則蹲在地上,左手扶著一個大碗,右手伸到碗里一頓亂抓,偶爾還伸到嘴邊想舔一下。細看才知道,妹妹是在用她的小手完成將雞蛋液和剩米飯的充分攪拌。不到半個小時,等在桌邊的爸爸媽媽就享受到了一盤色香味俱全的揚州炒飯。如果用腦掃描成像技術回顧一下廚房中兩個小身影靜靜勞動時大腦皮層的運動,他們當時被激活的神經有哪些呢?至少有雙手、手臂、眼睛和口腔吧。相比坐在那里等待喂飯的孩子而言,您覺得哪種生活場景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更有利于他的小腦瓜變得聰明呢?

    人的大腦細胞在兒童早期會過度生長,被稱作“開花”,后來在青少年時期將發生大規模的“修剪”。那些和其他神經元只產生微弱聯系或者沒有任何聯系的神經元將會死去,某些區域會因此損失85%的神經元。所以在兒童早期就多讓孩子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而家庭無疑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環境,也是進行勞動教育最好的場所。家庭環境中,隨處都可以變成生動活潑的勞動課堂:洗一雙筷子、擺一下拖鞋、隨手擦干凈洗手池、擇擇菜切切肉都是多么好的精細化運動的實踐??!如果勤快的父母把這些小活計全都承包了,其實是剝奪了孩子鍛煉自己大腦的機會。俗話說“勤快媽媽養懶孩子”,從腦神經發育的角度分析,這句話很有道理。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者曾對153名兒童做了長達20年的追蹤研究,發現從小愛做家務的孩子未來有顯著更高的就業率以及顯著更低的犯罪率、離婚率,甚至患心臟病的概率也更低。由此可見,小時候是否養成愛勞動的習慣,關乎對人一生的影響。

    如何用好家庭這樣一個大課堂,從小培養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是值得家長們重視和思考的問題。家長們一定要從科學育兒的角度提高認識,充分認知孩子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和勞動對孩子大腦發展的重要性,多在生活中創造讓孩子自己動手的環境和機會,為孩子的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作者單位系北京師范大學)

    《中國教育報》2022年07月17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daanvliegentha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在线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