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id="sesmi"><li id="sesmi"></li></small>
  • <td id="sesmi"><li id="sesmi"></li></td><small id="sesmi"></small>
  • <td id="sesmi"><td id="sesmi"></td></td>
  • <small id="sesmi"><button id="sesmi"></button></small><td id="sesmi"><li id="sesmi"></li></td><td id="sesmi"><td id="sesmi"></td></td>
  • <td id="sesmi"><button id="sesmi"></button></td>
  • <td id="sesmi"><td id="sesmi"></td></td>
  • <td id="sesmi"></td> <td id="sesmi"></td>
  • <td id="sesmi"><td id="sesmi"></td></td>
  • <td id="sesmi"><li id="sesmi"></li></td>
  • 首頁>檢索頁>當前

    玩著玩著,孩子變了我也變了

    發布時間:2022-07-02 作者:講述人:江西省宜春市直屬機關幼兒園 徐開顏 來源:中國教育報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學前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越來越多的孩子有園上、上好園,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性得到認可,家長對有質量學前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程度的滿足。十年發展,離不開黨中央對學前教育的重視,也離不開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努力和付出。

        今年,黨的二十大即將隆重召開。本報特別策劃“學前這十年·講述我的故事”專欄,與全體幼教同仁一道,以青春之小我,筑國家之大我;開小我之苔花,留大我之芳華。

    我是一名普通的幼教工作者,駐足回望幼兒園十年奮進之路,我有幸見證了科學保教的新發展、新面貌,幼兒園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老師們也飛速成長。

    十年來,一屆屆孩子在老師們的陪伴下,學會愛,學會合作分享,慢慢長大。2012年,第一個學前教育宣傳月主題是“快樂生活,健康成長”,那年宣傳片里“在生活中學習,在游戲中探索”這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但是對于“有質量的戶外兩小時”,當時注重集體教學活動的老教師不愿放手,新教師不敢嘗試。在園長的引領下,作為保教主任的我,帶著老師們認真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引導幼兒自主游戲、鼓勵同伴間交往合作。面對積極參加戶外活動的孩子,盡管高度緊張,但我們還是不斷改變,充分實踐,逐漸放手。孩子給我們帶來的驚喜是無盡的,老師們也感到越來越輕松。

    十年來,老師們在沉淀的時光里,播種愛,收獲快樂,提升專業能力,歷練各種本領。2016年,我和老師們一起學習探討“幼小協同,科學銜接”,在“不一樣的小學”“學會準時”“我會探路”等各項活動中,幫助孩子做好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學習準備等,教師、家長的觀念逐漸改變。記得班級有個很愛下棋但是自理能力稍弱的叫騫騫的男孩,他的爺爺很關心他的知識學習,經常跟老師說:“幼兒園怎么就不教點兒拼音和數學呢?”我耐心地告訴他,孩子學會游戲、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遠比習得知識重要得多?,F在的騫騫在學校學習能力很強,一次偶遇爺爺送孩子上學,他高興地對我說:“還是你們會教!”

    十年來,在《指南》思想的引領下,我們在幼兒游戲之路上實現了專業蛻變,從困惑茫然到豁然開朗?!鞍延螒蜻€給孩子”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26年前,剛入職的我每天帶著孩子,教他們怎么做游戲;16年前,我創設有游戲暗示的環境,讓孩子按照我的意愿進行游戲;現在,我們心中的游戲是創設開放的環境,讓孩子基于內在需要,進行自發、自主、自由的活動。在對“游戲”二字的認知過程中,孩子變了,我也變了。我帶領老師們在互動交流中梳理對游戲概念的理解,分析游戲的特點;基于觀察和對話,給予經驗的積累與材料的優化。把游戲權利還給孩子,尊重孩子自己的玩法;把游戲時間還給孩子,鼓勵孩子創造表達。

    十年來,我們在幼教改革之路上砥礪奮進,展現新氣象,收獲佳績。我園始終遵循“在自主、規矩和愛中成長”的辦園理念,孩子的聰明才智、規則意識、自我保護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得到充分發揮,老師們更是在孩子自主發展的過程中領悟到,只有積極參與、主動發展,才是真正有效的“專業發展”。幼兒園是見證我成長的地方,從市骨干教師到省學科帶頭人,從保教主任到業務副園長,幼兒園每一件玩具的位置我都清楚,每一個角落都有我喜怒哀樂的痕跡,每一間教室都有我的駐足。

    最近,我們得到一個消息,老園要搬遷了。老園區已列入中心城區教育補短板項目,即將啟動異地重建,以化解園區現有的危房及大班額問題。這一刻,我心中除了對新園的期待,還有一份不舍。幼兒園在老市委大院里,已經走過了64個年頭,這些年,一茬茬孩子在這里成長,一輩輩教師在這里扎根,我們不會忘記那些曾把每個人的青春點亮的美好時光。

    前輩們心中全部的愛,染成了我們青春的色彩,他們執著的信念,鑄成了我們職業的堅守。新的征程即將開啟,所有過往終將變成美好回憶。我相信在“幼有所育、幼有優育”的時代召喚下,相信在下一個十年,幼兒園定能薪火相傳,筑夢未來!

    《中國教育報》2022年07月03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daanvliegentha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在线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