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id="sesmi"><li id="sesmi"></li></small>
  • <td id="sesmi"><li id="sesmi"></li></td><small id="sesmi"></small>
  • <td id="sesmi"><td id="sesmi"></td></td>
  • <small id="sesmi"><button id="sesmi"></button></small><td id="sesmi"><li id="sesmi"></li></td><td id="sesmi"><td id="sesmi"></td></td>
  • <td id="sesmi"><button id="sesmi"></button></td>
  • <td id="sesmi"><td id="sesmi"></td></td>
  • <td id="sesmi"></td> <td id="sesmi"></td>
  • <td id="sesmi"><td id="sesmi"></td></td>
  • <td id="sesmi"><li id="sesmi"></li></td>
  • 首頁>檢索頁>當前

    10年,義務教育站上歷史新起點——

    從“有學上”邁向“上好學”

    發布時間:2022-06-22 作者:本報記者 林煥新 高毅哲 來源:中國教育報

    摘 要:辦好義務教育事關億萬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10年來,我國義務教育認真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崇高使命,聚焦人民群眾所急所需所盼,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美好期盼。6月21日,教育部召開第五場“教育這十年” “ 1 + 1 ”系列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義務教育改革發展成效。

    ■教育這十年特別報道

    辦好義務教育事關億萬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10年來,我國義務教育認真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崇高使命,聚焦人民群眾所急所需所盼,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美好期盼。

    6月21日,教育部召開第五場“教育這十年”“1+1”系列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義務教育改革發展成效。

    規模之變:兌現“一個都不能少”承諾

    塘房小學位于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市巴鈴鎮牛場坪村,是一所距鎮政府駐地13公里、距市政府駐地30公里的村級完小。過去,幾乎一無所有的學校被當地村民稱為“石旮旯里的塘房小學”。如今,這里發生了巨變——學生從75人發展到555人,輟學率為0,校舍從392平方米增加到6000余平方米,校園面積由2000平方米增加到近30000平方米,成為“石旮旯里的奇跡”。

    義務教育階段“一個都不能少”是黨和國家作出的莊嚴承諾。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帶來了一串和塘房小學一樣暖心的“增長”數據。

    2012—2021年,全國小學凈入學率從99.85%提高到99.9%以上,初中階段毛入學率始終保持在100%以上。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脫貧家庭學生輟學實現動態清零,長期存在的輟學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超過95%。

    2012—2021年,全國義務教育學校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從3.7平方米增至5平方米,生均體育運動場占地面積從7.3平方米增至8.2平方米,互聯網接入率由25%提升到近100%……義務教育基本辦學條件得到顯著改善,危房、大通鋪等問題基本解決,“最好最安全的建筑在學?!钡玫饺罕姷墓J。

    偉大成就背后,彰顯著從中央到地方“全面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的決心。

    1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財政資金投入、公共資源配置等優先保障義務教育,財政性義務教育經費從1.17萬億元增加到2.29萬億元,占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的比例始終保持在50%以上。

    10年來,小學生均經費支出從每生每年7447元增至14458元,初中生均經費支出從每生每年10218元增至20717元。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多次提高。

    10年來,營養改善計劃每年惠及3700萬名農村學生,受益學生的體質健康合格率從2012年的70.3%提高至2021年的86.7%。

    10年來,實施“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等重大項目,著力解決“鄉村弱、城鎮擠”問題,縮小城鄉學校辦學條件差距。

    “我國義務教育發展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眳斡駝傉f。

    內涵之變:更加公平,更有質量

    2018年,上海率先實施幼升小“公民同招”,2020年全面實施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民辦學校熱度比改革前降溫明顯;在天津,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2”課后服務已實現100%全覆蓋,學生參與率達到95%,教師參與率達到96%,有效緩解了家長為孩子報名參加培訓機構的焦慮……

    堅持教育公平,堅持質量至上,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應有的樣子。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教育學會會長尹后慶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10年來,我們國家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和‘公民同招’政策,加強隨遷子女、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入學保障,切實保障每一個適齡兒童公平的就學機會。國家組織建設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廣泛共享,幫助農村地區開齊、開足、開好規定課程;加強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具有人生出彩的機會?!?/p>

    在保證育人質量方面,尹后慶同樣感觸深刻?!包h和國家近10年來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系統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確定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標,明確了‘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素養導向。推進課程教學、教育評價改革,全面推進‘雙減’政策,真正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目的?!?/p>

    這10年,我國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隊伍建設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為教育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義務教育專任教師總數從909萬人增至1057萬人,增加了148萬人,本科以上學歷教師占比由47.6%提高至77.7%;通過“特崗計劃”、公費師范生、退休支教等多種渠道為中西部農村補充大量優質師資;建立教師交流輪崗制度,推動優秀骨干教師向農村和薄弱學校流動;強化能力素質培訓,“國培計劃”累計培訓校長教師超過1700萬人次;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均衡之變:群眾獲得感持續提升

    “原來天寧寺周邊北京戶籍的孩子大多數都去擇校。2014年進入集團后,當年就實現了本地戶籍孩子大量回流入學,如今學校辦學規模發展到2300多人,家長們都稱贊,實實在在享受了北京小學優質的教育?!卑l布會上,北京小學校長李明新介紹了學校集團化辦學的探索。

    而在山東,當地持續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壁壘,推動實現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教師編制標準、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基本裝備配置標準“四個統一”,在城鎮實施消除大班額工程,在鄉村實施“改薄”工程,2017年,全省各縣(市、區)通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認定。

    一校、一省的實踐,折射出近10年來我國對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的探索努力。其間,國家建立了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制度,到2021年底,全國2895個縣級行政單位均通過了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皣叶綄гu估認定工作有力推動了地方政府義務教育責任落實,切實鞏固‘兩基’成果,持續縮小了義務教育學校差距,群眾滿意度獲得感不斷提升?!苯逃拷逃綄Ь志珠L田祖蔭指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用短短10年左右時間,實現了縣域基本均衡發展,普及程度和教育質量處在世界前列,成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跡。要進一步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肯定會面臨更多、更深層次的困難,我們只有凝心聚力,迎難而上,才能不負時代使命?!币髴c說。

    本報北京6月21日電

    《中國教育報》2022年06月22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daanvliegentha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在线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