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id="sesmi"><li id="sesmi"></li></small>
  • <td id="sesmi"><li id="sesmi"></li></td><small id="sesmi"></small>
  • <td id="sesmi"><td id="sesmi"></td></td>
  • <small id="sesmi"><button id="sesmi"></button></small><td id="sesmi"><li id="sesmi"></li></td><td id="sesmi"><td id="sesmi"></td></td>
  • <td id="sesmi"><button id="sesmi"></button></td>
  • <td id="sesmi"><td id="sesmi"></td></td>
  • <td id="sesmi"></td> <td id="sesmi"></td>
  • <td id="sesmi"><td id="sesmi"></td></td>
  • <td id="sesmi"><li id="sesmi"></li></td>
  • 首頁>檢索頁>當前

    鄉村教育發展要推進數字化轉型

    發布時間:2022-06-10 作者:楊金勇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民族教育》

    鄉村振興是國家戰略。教育興則鄉村興。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推動力,不僅可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更可為鄉村全面振興蓄力賦能。然而,在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東西部差距、城鄉差距仍然顯著的格局下,鄉村教育面臨的現實問題是優質資源匱乏,發展基礎比較薄弱,與鄉村全面振興的總體要求不相適應。

    在這種情況下,鄉村教育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轉變發展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特別是通過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推動鄉村教育的數字化轉型,是重塑教育教學生態,構建高質量、普惠型、可持續的鄉村教育體系的必然選擇。

    教育的問題,核心是人的問題。教育的發展,主要靠教師。對教育質量提升最具有關鍵作用的是優良師資。目前,制約我國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最大的瓶頸是優質資源,特別是優良師資的有效供給不足。在這一點上,我們面臨著一個兩難的選擇,那就是如何在公平和效率之間保持恰當平衡。對教育來說,優質資源是一個相對性的概念,因此它在任何時候都是短缺的。從經濟學的角度講,和配置在城市相比,將優質資源,特別是優良師資配置在鄉村,其利用效率必然是相對較低的。但如果不配置在鄉村,又有違教育要為全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務這一基本原則。

    因此,推動鄉村教育的數字化轉型,要義在于通過信息技術的全方位、系統性、深層次創新應用,把教育從勞動密集型實踐轉變為技術密集型實踐。通過技術手段,把城鄉、校際、群體間部分閑置優質資源,特別是優良師資,以近乎零邊際成本,輸送到鄉村薄弱學校,不僅可以為鄉村教育發展持續注入新的強大動力,而且還可以在整體上提升整個教育體系的資源應用效率。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破解鄉村教育優質資源匱乏,特別是優良師資結構性短缺這一困局。這是一個所有人都得益而沒有人受損的解決方案。

    數字化轉型本身并不是目的,其目標指向的是教育高質量發展。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具體體現在教師的發展、學生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上。鄉村教育要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切實做到以下三個轉變。一是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核心在于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師生關系的重構,而其基礎則有賴于教師信息素養和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全面提升。二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核心在于增強數字化學習能力,培養新一代學習者。三是學校發展方式的轉變,即轉換教育發展的動力結構,從原來主要依靠資本和人力投入,轉向主要依靠技術要素投入。

    楊金勇,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項目部副主任。(《中國民族教育》2022年第6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daanvliegentha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在线一区